中文 | English

百米高空“穿针引线” 看建投四建宜章冬瓜岭风电场二期项目如何在山巅之上精密“舞蹈”

时间:2025-09-24 10:52:24

在百米高空,与台风抢时间,将重达百余吨的风机叶片在陡峭山巅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。

近日,湖南建投四建集团新能源分公司承建的宜章冬瓜岭风电场二期项目,克服多重困难,成功完成首台风机吊装。

开路:十八弯山道运“巨无霸”

图片

山地风电项目,风机叶片、塔筒等大部件运输是首道难关。项目团队逢山开路,联合各参建单位对原有险峻山道进行多次联合勘测、系统性拓宽与加固。为减少社会交通影响,团队科学筹划、错峰运输,全体人员每日黎明前即完成车辆检查与预热,天光微亮,即刻启程。

项目负责人曾志纯强调:“风机设备造价昂贵,运输过程不容丝毫差错。每一次避障、每一个转弯、每一段坡道,都是需要提前勘察、精心计划、仔细操作。”

项目团队采用特种液压平板车,以全程可视化指挥、分段预警的协同模式,历经十余昼夜奋战,最终将该机位组件安全完好送达山顶平台。

抢天:与台风赛跑抓“窗口”

山区气象复杂多变,瞬时风速经常超出安全作业标准。施工期间又恰逢台风“塔巴”过境,吊装作业面临极大不确定性。团队引入专业气象服务,设立现场监测站,对风速、能见度等关键参数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与趋势分析,最终精准锁定台风过后的数小时施工窗口。

“立即开始作业!”现场总指挥果断下令,彻夜值守的作业人员迅速就位,全力抢抓这难得的施工时机。

起舞:百米高空“穿针引线”

图片

— 现场照片 —

图片

山顶作业平台不到3500平米,只能采用单叶片吊装工艺。在这有限空间内要操作大型起重设备,将重百余吨的机舱、叶片组件与塔筒法兰盘实现毫米级对接,其难度堪比在百米高空“穿针引线”。

但在经验丰富的指挥、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紧密协同下,通过对讲系统与旗语指挥,进行精细调整,最终一次性高标准完成对接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。

图片

“我们详细记录了每台设备的站位要求、每个操作环节的技术参数,这些数据对后续吊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”技术负责人王朝良表示,团队总结出的单叶片吊装工艺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,以及三级复核测量、全程旁站监督、关键数据存档等质量管控做法,作业区域封闭管理、每日设备检查、专项应急演练等安全管理措施,都将作为后续作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,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。

据悉,宜章冬瓜岭风电场二期工程总装机容量50兆瓦,布置10台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。全容量投产后,预计年上网电量约1亿千瓦时,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约5.57万吨,相当于每年为地球多种植300万棵树,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、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Copyright © www.hncig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湘ICP备2023000650号 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417号 

公众号